校 友 会

校 友 会

校友风采

MBA访谈录——谷俊涛
来源:MBA中心    作者:
时间: 2019-05-20     阅读: 644

 


记者:MBA校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MBA校友访谈录,我是MBA中心记者站的周卉,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06级的学长,允能日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谷俊涛学长,学长好。


谷俊涛:学妹好,大家好!


记者:您是南开2006级的学生,那么请问当时是什么契机或者什么样的规划来使您选择来南开MBA就读?


谷俊涛:是这样子的,05年我还在大学做老师时候兼职创业失败,然后就有人建议我读MBA,让我完善自己,因为自己在如何运作和管理、驾驭一个企业方面非常欠缺。当时热播的一个电视叫《张伯苓》,讲的是我们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如何创办南开大学的,对于校长提出的公能教育的思想,包括“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我特别的认同,对我来说特别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所以就报考了南开MBA。毕业八年后我们自己去做公司,就把公司的名字取作“允能日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取了校训中间的四个字,可以看出:烙印特别明显,有深刻的南开情结。


记者:真的是一位非常有情怀的南开人,南开MBA的求学经历给您的思维方式带来了哪些改变,在您现在的工作中有什么样的体现?请您具体谈一谈。


谷俊涛:这个有三点,第一就是独立的研究能力;第二是全面的、系统的思维能力,就是同一个问题要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去看,这样你看到的世界就不一样,会获得更准确的判断;第三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从张玉利院长的创业创新管理课上学到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其实,凡讲话就讲三点,本来是就咱们MBA课堂的烙印嘛,就讲三点。


记者:您MBA毕业之后先后做过孵化器集团、地产集团董事长助理,您现在做的是创业投资和金融业的领域,其实职业领域跨度很大,这些转变是根据市场就业状况的顺势而为呢,还是就在您本身的职业规划之中呢?


谷俊涛:这个是有非常明确的职业规划的。这一切我今天所做的事情,可以追溯到2007年的春天,与冯新师兄我们曾经聊过一个通宵,那个通宵决定了我当前做的事情,包括过去的十年怎么一步步的走过来,三年后要做什么,五年后要做什么,要明确规划好。在孵化器里面主要对初创型的企业进行观察和指导,在这期间对于从0到1的过程认识很深,包括我现在也是个创业者了,现在也是从0到1去做。在集团公司做董事长助理的时候,我是负责投资金融板块,对集团内大项目投资审查,对外进行并购,怎么去融合并购后的高管团队,怎么去降低并购和重组的风险。这些其实都是我读MBA时候在毕业论文里研究的内容,只不过分成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岗位去实践。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机会很难遇,因为除非是自己家的企业,否则不会有人给你这样的机会让你去练手,还好有幸在过去的八年里面,我找到了这样一些让自己完善和提升的经历。其实人生如戏,供你选择的机会并不多,今天你选择唱哪出戏,就是你的职业规划,你选择唱哪出戏,定了你唱哪个角儿,一幕一幕、一折儿一折儿有条不紊地唱下去,就会越走越好。你今天在做的事情也决定了今后的三年五年后要做的事情,人生不是断层的,是有延续性的。我很羡慕那种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状态,我跟赵奎师兄聊过这种状态,就像一艘小船漂浮在水面上,借着水势沉浮、飘荡,这种状态最自然,会很轻松。但是每个人不一样,我比较希望自己能够做到设计自己的人生,去规划自己的人生,然后一步步去实现,所以大多数时候,我是痛苦的。


记者:您现在从事的金融和创业都是非常受到到人们关注的领域,政府也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在的市场也是活力十足,有非常强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但也会给创业者一些浮躁的心态。您之前说过您在报考MBA之前有过创业失败的经历,那么现在你作为创业者,有没有一些关于创业的经验与教训与大家分享?


记者:张院当年提出创业管理这个概念,现在很多有一些院校,包括一些知名院校的老师,就把创业管理作为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的一个问题来研究,事实上创业管理更重要的是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是无处不在的。我相信我们需要的不是说去讲做什么会成功,而是说怎么样成为一个有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的人,我认为起码要有三点:第一点在MBA就读的过程中你要有独立学习、独立研究和形成自己思维观点的能力。这个要自己独立完成,我们工作中很多事是要独立完成的,比如最基础的信息的收集、资料的获取,包括一手的资料、二手的资料和三手的资料,当然三手的资料可信度就太差了。现在获取资料的手段、渠道很多,互联网等各种媒体渠道让你很容易获取二手资料,包括现在通过各种媒介很容易找到当事人,可以获得直接的第一手资料。10年前我在南开读MBA时培养和强化了自己的这种能力,通过各种渠道把我们基本上涉及到的、能找到的资料都搜集到,然后自己去研究。第二点我认为是你要在读书时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公能教育之能,非一项之能一专之能而是十项全能,这个是我们校训沿袭而来的,我认为我们南开MBA出来就要做到十项全能,思维没有盲区,做事滴水不漏,知识架构没有缺陷。就我自己来讲,我在就读期间每一门课都很认真,南开大学就读两年时间是我学习最紧迫、最投入的一段时间,基本上把每天的时间都排满了,我们06级的很多同学经常晚上通宵做作业,好多次小组内讨论就把自己的结论推翻,然后再去深耕,去尽可能多的获取课堂之外能拿到的资料,作案例研究做得很细很扎实,这样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你会觉得别人蒙不了你。比如经常遇到工作中的下级说这个事情很难,然后需要多少人、多少时间来完成,也许这些事刚好你没做过,但是你明白他在蒙你,没吃过猪肉但我看过猪跑,我不需要学猪跑一遍才知道姿势对不对,我知道他跑的姿势不对这就够了,在日后做管理时这点大家会有体会。最后一点我觉得比较重要,就是要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要有自己的爱好并持之以恒做下去,这爱好一定与主业无关,给自己一个空间。比如说北京的校友中有一位我非常佩服的赵奎师兄,02级的,现在在昆仑银行做高管,级别很高,工作也很忙,但是依然抽时间做自己的学术研究。在我们认识的6年时间里,他出了9本书,横跨金融、历史,还有周易。他在工作之余能抽出时间,有自己的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里扎得很深很专,同时他的国画画得也特别好,我认为我们这些北京校友里面赵奎师兄最有可能成为一个学者型领导,一个在学术研究层面会有一些产出的人。他就是我说的这种很有意思、很有情趣的人。


记者:看来您非常怀念MBA的学习时光,刚才您也提到了赵奎师兄,谈到了和冯新师兄畅聊的那个通宵,您本身也是北京校友会的成员,能不能谈一下北京校友会带给您的感受?


谷俊涛:这个我记忆特清楚,北京校友会源于09年的中秋,王儒老师和张金成老爷子从天津过来,北京校友里二冯师兄、陈力骁师兄、张斌则师兄,还有我,我们一起和老师们吃饭,王儒老师就聊起来希望我们能把北京校友会组织做起来,她想做一个学生的精神家园。然后北京这边校友的行动力比较快、凝聚力也比较强,我们用两个月的时间统计、联系出来了312个人。我的印象很深,没有会长和副会长,当时我们采用的是召集人制度,陈力骁师兄是总召集人,每个年级都有一个召集人,我是跑腿的,总联络人。两个月之后北京校友会举行活动,算是成立仪式,当时是李维安院长,赵秀清书记带队,张玉利院长、薛有志院长、白长虹院长、戚安邦老师、崔勋老师等等,还包括三位老爷子,张金成老爷子、齐寅峰老爷子和韩经纶老爷子,MBA中心的很多老师也来了,王儒老师、张巍老师、程成老师等等,来了4辆车十几位老师,给我们校友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北京校友会成立之后,在过去的5年里,年会办了5期,张院对我们北京校友非常支持,过去的5期来了三次,另外两次还是因为活动安排时间冲突了。王儒老师更是每次只要有时间就过来,与我们沟通很多。北京校友是比较有凝聚力、很友好很open的组织,像98级二冯、陈力骁师兄、99级包一兵师兄、2000级庄重师兄02级王海宇师兄、03级李卓刚师兄、03级的张峰师姐、04级兰剑师兄、05级的刘新彩师姐等等,06级就是我,09级的常锟师妹,就像是一个大家庭。07和08年的流动性比较大,不是很活跃,最近也有15和16级的马上加入进来,北京分会是兄弟姐妹们的情感纽带,我们一开始定义的就是:南开MBA在京校友的精神家园,有事相互咨询相互指导。我过去的几年里经常向各位校友求助,包括自身发展上的一些困扰,包括工作中遇到问题经常找他们求救,这对我帮助很大,在此特别提一下:感谢各位师兄师姐带我玩儿。


记者:您刚才说到了很多的校友,说到了老师,也说到了南开的精神,那么在您的记忆深处有没有给您印象深刻的老师,校友或者记忆深处的故事?


谷俊涛:这个就太多了,我是比较尊师重道的,和老师这边的感情也比较深。像张院的创业创新管理,如何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也是我近几年去探索的;像李维安院长讲的《公司治理》,体验也特别深,一个企业的根基在于公司治理,李院讲的双轮驱动,只有经营是不够的,从最近的野蛮人举牌、万宝之争和对格力的举牌事件,我们都可以看出来,公司治理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公司治理是根基,我现在主要做的并购业务也更多是在公司治理层面上做一些事情;韩德昌老师讲的营销战略,讲必然性,当营销策划案已定,必然有个结果,如果这个结果不是必然的,说明你们的方案是错的,做的是有问题的,战略制定是有问题的;齐善鸿老师曾经逐句批复我的一篇作业《做一匹狼,还是一条狗》;吴晓云老师对我特好,很关心;像于斌老师说我是一个痛苦的人,建议我快乐起来;像张金成老爷子讲《生产管理》、精确管理、微笑曲线;像齐寅峰老爷子教我们财务管理,我们曾经在课堂上还就企业收购中负债是不是剥离的问题发生了争论,我当时还拿买一个烧鸡是不是要把鸡腿撕下来举例狡辩,现在老爷子已经不在了,我很怀念他;李亚老师我很佩服他的持续学习能力,几次在上课时,我都看见他在后排听别的老师的课,包括过去的十年里也经常遇到李亚老师来北京讲课、参加一些论坛,持续地学习,这种学习和研究精神很让人感动,我也经常和他讨论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像房地产泡沫会不会破;还有王迎军老师讲超强竞争战略,就讲竞争的频率、战略调整的频度在增加,特别感谢王迎军老师在我写论文过程中毙了我一稿论文,逼着我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论文,几乎是推倒一切重来,也正为如此,这篇论文是我可以拿出来炫耀的,也造成八年之后并购重组成了我一种谋生手段,我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在最后特别要讲讲我的导师严建援老太太,她一点也不老,但我就是喜欢叫她老太太,前些天还拿她当年让我研究的“星型供应链管理”辅导一家新三板物流企业,她是一个耐心、认真、要求很严格的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高,跟她是学习如何做学问,更要学习如何做人,真的有一日为师终身为母的感觉,我现在工作效率还是赶不上老太太的工作效率,还达不到她对时间的管理。我一直以导师为豪,也希望有一天能成为老师的光荣。


记者:您刚才提到在MBA两年的充实生活,作为往届优秀的校友,您有什么心得体会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谷俊涛:我不认为MBA是学习生活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打开了新的门,上升了一个高度,看到了一个新世界,MBA只是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给我们一些往前走的技能方法以及架构和体系,更多的是要持续学习,要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及独立学术研究的能力。这是一个持续过程,它不是到此为止,而是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另外一个建议是我这两年体会比较深的一句话:“慢慢来,比较快”。其实快和慢是辩证的关系,没有绝对的快也没有绝对的慢,有时快会变成慢,慢也会变成快,简单来讲就是对节奏的把握。如果你们学到戚安邦老师的《项目管理》,你就会辩证地看待快和慢的关系,事实上就是一个是规划,一个是对时间节点的控制。做事要有规划,从容不迫的按照节奏走下去,这样会把慢的事情每一步走对,少犯错就会变成快,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个人发展不要急,一步步要做得有耐心。就像刚才说的我今天做的是十年前就决定了的事情,一年两年是做不到的。这世上没有掉山沟里获得个武林秘籍就能独步武林。所有你羡慕的人,所有你感兴趣的事,所有被大家传颂的故事,背后都有一个漫长的路,有很多人在默默地走。我们不要只看到台上的故事,也应看到台下的故事。现在是信息爆炸的社会,毒奶也有很多,毒奶不要喝,如果我们南开MBA同学还去用毒奶滋养自己,忽悠自己,那是很失败的。在这个节奏加快的时代里,大家能不能真正耐下心来?我们南开人传统低调内敛,希望大家能做韩德昌老师那样的人,一个厚重、有力量感,仿佛怀里抱着一个大锤子的人,我是很敬佩那些有力量、低调、积累,耐心地去成长的人。总之,“慢慢来,比较快”。


记者:感谢学长与我们分享了这么多您的故事,也欢迎您这位有情怀、有才情的学长常回南开看看。


后记:在采访之前,谷学长做了非常多的笔记,也非常认真在沟通。对MBA时期的老师、校友和生活如数家珍,他后来提到:“如果06级有人看我不面熟,那他肯定是经常逃课,因为我不仅学习自己的课程,还经常去旁听其他老师的课和各种讲座,也参与了很多的活动”  。这也许就是他成功背后的一个缩影。一个如此谦逊、严谨、认真、踏实的人,他的故事对于我们很有借鉴意义,“凡是自强不息者,最终都会成功” 。


记者:16级普六班周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