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活动

特色活动

特色活动

亚沙感悟—夏瑞
来源:MBA中心    作者:
时间: 2014-05-20     阅读: 557

  多年以后,当我回顾自己的三十岁时,这次沙漠挑战一定是最刻骨铭心的记忆。风沙早已吹没了我的足迹,但我坚信沉淀在心中的用脚步丈量沙漠的那份痛并快乐的体验,将永不褪色、愈久弥香。队友们虽然聚散分离,但艰难时刻的鼓励和帮助,给了我们同样的感受、同样的欢乐,谱写了同一首歌。

 

亚沙赛,三十而立最珍贵的礼物

 

  2014年1月18日,接到刘澍学姐打来的电话,让我转天参加上一届亚沙赛队员的聚会,在这次聚会中,聆听了那些沙漠旅途中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感受到了有过同甘共苦经历的队友之间的深厚感情,有幸结识了传说中的力叔、勇创佳绩的王逸文和户外经验丰富的华林等杰出队员,这些事、这些人深深地感染了我,由此我走上了亚沙赛的不归路。从筹划、训练、选拔、拉练、备战到完赛,历经整个活动的组织和赛场的体验,亚沙赛的氛围依然在延续,收获的不仅是超越极限的信心,还有一个团队的精神归宿。

  我已经有好些年没怎么运动了。3月22日跑完3200米的选拔赛后,当晚就感冒流鼻涕,咳嗽不止,每次咳的时候似乎这一下子要把多年淤积在胸口和喉咙的气脉打通,前前后后难受了一周,而且当时临近赛事报名,需要和组委会、学校及队员沟通的事扑面而来,压力重重,但是一想到沙漠的诱惑和挑战,哪能这点小坎都过不去。

  4月7日在团泊湖35公里拉练后,好几天腿都直不起来,脚踝、膝盖、大腿、腰部处处疼痛,脱掉鞋,发现双脚的小指全磨破了,还有淤血,两个小指甲几乎都脱落了。当时最担心的是,一天的平地徒步就已经如此痛苦,无法想像沙漠的中第二天和第三天该怎么熬下来?好在,身边有力叔,这位五十多岁的大叔去年完成亚沙赛挑战后,今年陪我们继续出征,三十左右的我们,岂有坚持不了的道理?力叔成了我激励自己和队友的榜样。这位乐于和年轻人打成一片的热情细致、经验丰富的大叔,有他在,内心平静了不少。微信名曰“慢先生”的牛建波老师,全程35公里都是跑下来的,中途在几个补给点汇合重新出发时,总想到下一程一定要跟上他,却一直力不从心,也让我体会到自己确实运动太少。牛老师当天给我们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田同生的《百马人生,从五十五岁开始》,讲述的是一位曾经的体育差等生从55岁开始跑马拉松,并且要跑完100个马拉松的励志故事;另一本是《运动改变大脑》,以前只知道运动改变身体,现在有了新的认识。读过这两本书后,对于运动的重视有了很大的转变,于是把亚沙赛作为培养运动习惯的起点。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其实,在出征之前,跟同学朋友们说这句诗的时候,真的是一种调侃的心态,当时心中充满的是一种对沙漠风景的好奇和向往。“无知者无畏”,现在想来,真有道理。

  5月1日进入腾格里沙漠时,初见大漠风景格外兴奋,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起伏的沙丘,全副武装的五百多位将士,浩洁荡荡的场面特别壮观。为了能在茫茫人海中识别自己人,我们每人的背包上都系了一条红领巾,刚开始的时候,我的眼睛一直盯着前面的红领巾作为目标,可是走了两公里左右时,开始有点胸闷,狂风卷起沙尘,脚踩在松软的沙丘上爬坡过坎,虽然有登山杖支撑,但行走越来越难,人群开始慢慢稀释,这时候也找不到红领巾在哪了,只有跟着前面的人往前走,以前方衣服或者背包颜色鲜明的队员为目标,一个劲地往前赶超,如此几次下来之后,开始感觉有点体力不支,看着前面的人近在眼前,却没有力量再超越。一直撑到接近设在7公里处的第一个补给点时,听到前方组委会的同学喊“南开,加油!”一下子人就来劲了,加速跑到了补给点检录处,大声报自己的号码“南开510!”,喊完之后,发现这不正是“南开我要赢”吗?这之后,每接近一个检录处时,都会一边奔跑,一边铿锵有力的报自己的号码。这就是传说中的精神胜利法吗?

  随着行程越来越远,人也更加疏散,在看得见人的时候,还能跟着人走,有时沙丘挡住前方的人和路标时,只好跟着人的脚印和汽车的痕迹,总感觉目标离自己好远好远,腿脚好疼好疼,风沙吹得好难受好难受,不知道还要坚持多久。看着呼啸而过的救援车时,忍不住行注目礼,冒出一丝放弃的念头又马上顶回去,担心救援车引起误会把我收容上车,让我提前退赛,于是赶紧收回目光,埋头继续向前。一路上只顾不停地在心里为自己喊加油,喊南开加油,喊我儿子的名字,有时也来两句励志歌曲给自己打气。我就在这种接近极限的绝望和继续忍耐煎熬的交错情绪下度过这一天的时光,路上的风景也大同小异,我也无心欣赏,看不到目标在何处,但要达到目标,只有苦苦前行。

  荒芜的沙丘中,仅在坡底有零星的杂草,忽然看到一汪湖水和一片大树,激动地有掉眼泪的感觉,终于到达第一天的终点,找到先前到达的几名队友,彼此都是见到亲人的感觉,还有相互的鼓励和加油,之后便是对还在路上的队友的牵挂,尤其是比赛前脚已肿胀的力叔。此时,停下来之后,才发现全身湿透,一阵阵风吹过来冷得人直哆嗦,浑身疼痛,站着难受,坐着也难受,躺着也难受,又无安身之处,只好强忍着这些痛苦,和已经到达的队友们一块搭建帐篷,盼着其他队友早点回来。大家时不时望着他们归来的方向,担心他们怎么还没回来,终于在6点过后,看到郭嵩陪着力叔回来,全体人员到齐,大家的心才安定下来。力叔的脚原本已经受伤了,肿得老高,大家都劝他别参赛了,直接坐救援车回来,但他还是坚持走下来,不得不令人敬佩。

  草草地吃完带着沙子的晚饭,便钻进了狭小的帐篷。不到两平米的帐篷,放下背包后,还要挤下两个人睡觉,实在憋屈,整个人裹在睡袋里,四肢无法伸展,在极度疲劳和疼痛的时候,又难以入眠。“不作死就不会死”,来自刘硕老师的一句调侃,让人觉得眼下的这种经历正反衬出了我们的生活原本如此美好和安逸而不知珍惜,又到底还在追求些什么呢?

  5月2日早上,得知前一天我们南开队的成绩是第9名,但令人不安的是,昌松、翌辰在前一天都受伤了,力叔的脚还没消肿,郭嵩和刘硕老师的登山杖都折了一支,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还是带着全员完赛的目标上路了,谁也不愿意放弃团队的理想。“不是开始比赛,而是完成比赛”,坚持是我们共同的信念。

  没有风,而且沙丘的坡度比前一天要平缓,所以行走要轻松许多,今天感觉好快就到了补给点,还曾一度怀疑是不是搞错了。或许是有了昨天的忍耐打下的基础,明显感到今天的适应能力更强。但好景不长,走了不到十公里,就感觉到两条腿已经不平衡了,左腿的膝盖疼,右腿的大腿外侧疼,走起来一跛一拐。眼看着身旁不断有人超过去,只好为路过的同学喊一声加油,然后强忍着柱着登山杖缓缓前行,期盼着早点到达目的地。人就是这么奇怪,当时觉得倍受煎熬,回来后还觉得没有尽全力,熬过了就好了,正如力叔在赛前动员时说的:“我们经历过一百分的困难后,再遇到九十五的困难,我们就不会发怵。”当时想得更多的除了坚持,然后就是发誓回来之后要狠狠地锻炼身体,还是那句老话: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时没有运动的基础,这样一曝十寒才会痛苦不堪。

  途中最让人崩溃的是,看到两处人群密集的地方,以为是终点到了,原来是其他游客。听到附近同学在对讲机里跟队友确定前方不是终点时,心里拔凉拔凉的,然后又听到也就两公里了,又来了一股劲,心里起起伏伏,还好是先听到坏消息,后听到好消息。看到前方肖品队长为我喊加油时,不顾一切地冲向了终点。然后大声地喊:南开在哪里?看到牛建波老师披着南开的旗子,找到了队友,找到了归宿。

  今天的路程比昨天长5公里,但大家用时都比昨天要少。由于路途中只顾前行,记者阿喆也是37个参赛队中唯一坚持走下来而没有乘坐越野车的,大家都没有拍照片。睛好天气的沙漠,风景迷人。我们先后在沙丘上和绿洲畔留下各种造型的照片,其中有V字型的,也有NKU的拼图,这些摆拍的照片,掩盖了沙漠行路的艰辛,让置身沙漠外的人们见证了一份美好和浪漫而艳羡不已。提醒后来者,不要被这些照片“迷惑”。事不经过不知难,唯有亲身体验,才知其中的滋味。

  宿营在名曰月亮湖的湖畔,静静的湖水,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金黄柔美的沙丘,沧桑多姿的树木,途经一路的荒凉,终于见到沙漠绿洲独特的如画风景。“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要想欣赏美丽的风景,就得付出艰难跋涉的代价。“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生活不会欺骗你的,不要悲伤,不要难过,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5月3日,今天只剩下最后的15公里,前面两天都坚持下来了,管他刀山火海,只顾冲向终点,所以这半天的行程中,几乎没有什么太多的记忆。冲过终点,如释重负。顾不上卸下背包,和庚达兄一起,打着南开的旗子,迎接即将到来的队友,为他们冲刺的一刻加油助威,给以紧紧的拥抱。环顾四周,人群中只有南开的旗子迎风飘扬。南开先贤说:怕难的不必来,图安逸的不必来。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但谁都知道你是南开人,穿着南开的衣服,举着南开的旗子,我们没有愧对南开人的身份和南开精神,17人全部完赛。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希望,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随着激扬的音乐声响起,总结宴上一幅幅精彩的画面展现在大屏幕上,记录下这几天的点点滴滴。有人感动落泪,有人欢呼雀跃,这一堂生动的MBA课程,身与心的修行,磨练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拼搏进取的毅力。一路走来,感恩队友相伴。幽默可爱的力叔,在整个筹备组织的过程中,细心地提醒各种注意事项,是我们此行的头号智囊。牛建波老师,亲切随和,跟学生打成一片,谈笑风生,搭帐篷等各种事情都和学生一块动手,拉练和比赛中都是我们的标志性人物,一直领跑,热爱运动的他为大家传递了许多运动的理念和技巧。刘硕老师,用行动回应大家对他的担心,一支登山杖走完全程。肖品,认真严谨的队长,拉练、装备、行程和赛事安排等工作井井有条,任劳任怨。郝宁,沙漠之花,总能带来欢乐轻松的气氛,热心地为大家挑选和购买装备。赓达,踏实低调不扬张的汉子,主动为大家订机票和火车票。郭嵩,这位搭上末班车的热情的大哥,处处义字当头,拉练中给大家提供补给服务,赛前做东组织壮行宴,该出手时就出手,给了大家不少帮助,开朗的性格也为整个旅途带来了欢声笑语。阿喆,聪明活泼、身手敏捷的东北小伙,一位走完全程的战地记者,阳光爽朗的笑声一直陪伴我们,队伍里的事他都冲锋在前,热情奔放,听说需要针头挑水泡,小伙一下子带来二十多个注射器,谢天谢地,还好没派上用场。黄波,谦和朴实,为大家购买食物耐心周到,“如果有一天,女儿问我什么是毅力和坚持,我会告诉他,爸爸体验过。”多么有爱心的爸爸!春郁,敦厚实在,火车上喝白酒安眠的壮汉,一路上没少帮他人拿行李。小强,汉子的名字,个性麻利,一口一个亲,安营扎寨干活时一点也不逊于那些老爷们。小新,亲切的邻家姑娘,幽默的开心果。张峰,微笑时露出虎牙还略带腼腆,低调的热心肠,也是一匹快马。吴朋波,号称大师,少言寡语,但身手不凡,几天来都是队伍里前几个到达的,默默无闻地为大伙服务而不声张。昌松,清秀内敛的帅哥,第一天拼杀过猛而负伤,连正常走路都得使用登山杖作支撑,但将士不下火线,后面两天坚持不懈。翌辰,身材高大,为大家拍照时毫不吝惜自己的相机进沙子。常言道,一起杠过枪,一起下过乡。我们这些一起走过沙漠的伙伴,一辈子值得珍惜。

  爱过知情重,醉过知酒浓。沙漠归来,顿悟生活如此多娇,不必畏难,不必抱怨,莫急莫躁,从新的起点,继续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