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培养

教学培养

共同抗疫

商慧在线,从容战疫!(第一期)--张玉利教授
来源:MBA中心    作者:
时间: 2020-02-19     阅读: 392

疫情后的创业机会

创业因机会驱动,围绕着机会价值的开发而努力。那么,机会来自于哪里?大体有两大观点:对创业活动的调查发现,70%左右的创业机会来自以往工作的改进和完善,也就是说,多数机会都和以往的工作有关系,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有关系,这也是很多人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先工作再创业的原因。另外一个观点是管理思想家彼得·德鲁克的观点。他提出机会有七个主要来源,排在首位的是意想不到的成功,排在第二位的是意想不到的失败。也就是说,机会主要来自于意外。这两方面有交叉,但也显著不同。平常机会与以往工作关联强,特殊时期意外应该更值得关注。此次疫情的大面积爆发显然意想不到。

我们可以分析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如此次受影响最大的行业是线下服务业,越是人员密集的行业损失越大;也可以预测可能的改变以及那些产业会得到发展,如野生动物至少得到短期的喘息和休养生息,世界各国的“隔离”相当于变相的经济封锁,在线支付会更加活跃,物联网及其应用发展得将更加快速等等。但在这都很难说是机会,我们这些研究创业的学者也很难告诉你什么是机会,机会在哪里?创业是创业者和机会的匹配,适合你的机会才是机会。

比较而言,人更喜欢预测,更想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更期待有诸葛亮式的人物指点迷津。其实这正说明了预测的困难,说明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甚至恐惧。我也一样,这些天看了不少有关疫情会带来什么变化、哪些产业会崛起等方面的文章,结果比较失望,感觉观点都差不多,有些观点因为人们对疫情的恐惧而被放大,还有的文章指出和2003年的非典疫情相比,17年后的防疫举措不少还在重复。有位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疫情短期会造成巨大影响但是否会改变长期的逻辑?这位朋友提此问题是为了分析股票走势,我觉得这个问题好,比如,疫情把人都圈在家里,偶尔出来刻意与行人保持足够远的距离,疫情过后,这会形成习惯吗?

我不反对预测,比较而言我建议大家多研究政府的政策,利用好政策,分析政策的着力点,因为政策要解决问题,而且是实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可能就是机会。

相对于外部,更多地要眼睛向内。全面审视自己的业务、客户关系、供应链、产品和服务、成本结构、赢利点等等,感受疫情带来的意外,看看有没有没想到,看到意外,不要设法消除,尝试看看是不是机会。这样的分析也许没有看到疫情带来的变化,而是看到了以往业务中的意外。发现意外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宅在家中,我想别人也会宅在家中,设计了问卷请企业家朋友帮忙填写,微信联系了10几位,好几位告诉我因为防疫,近日特别忙,实在没有时间,能否错后填写。

这些天人们愿意举马云和刘强东在非典时期的例子。马云在2003年非典期间推动了C2C网站淘宝的诞生。京东不得不通过线上做生意救活了公司,非典过去之后,刘强东关闭实体店,彻底转型做电子商务。这是因为疫情催生了新的产业,之后又对传统产业产生颠覆性冲击的例子。此次比非典严重的冠状病毒疫情会催生什么新的产业,又会对目前的商业模式产生什么样的颠覆性冲击,很难说,很多是人们试出来的,不只是想出来的,这是上个月去世的著名学者克里斯滕森教授破坏性创新理论的主要发现。这样的机会更像是被创造出来的,不具有普遍性。多数创业者还是要立足于自身。

还有一个好的办法是多问问题,多从不同角度提问题,多提为什么、为什么不这类问题,而且不要急于尝试回答。机会背后是顾客实际面对的问题,解决问题是根本,其他都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帮助。在众多的创业类型中,用户创业近年来被重视。用户创业,顾名思义,是用户是把自身面临问题的解决措施扩展,帮助别人解决类似的问题,不断滚动发展起来的。

作为学者,我没有办法告诉你哪些是创业机会,但我们可以分析机会的性质和机会识别的一般路径、手段和方法,还可以提醒大家经常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

机会的性质会变化但总量不会减少。经常有人问我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机会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我的看法是一定多了,但投机性的机会少了,基于知识和技术的机会多了。改革开放初期说在创业?社会边缘群体,胆量大的。现在,创业者群体大众化了,研究生、海外归来的知识分子创业的很多,很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机会的多与少。

关注机会但不要投机。疫情的突发性会造成短期的巨大影响,也会孕育一些特定的机会,如口罩的极度短缺,但如果说口罩生产会是一个长期的机会,大家都不会同意。短期生存压力是很大,但还是需要坚持长期导向,这涉及到资源配置等很多决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