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新闻头条

新闻头条

南开大学MBA教学改革课程中期复盘会纪实
来源:MBA中心    作者:
时间: 2023-03-09     阅读: 96

会议现场

2022年11月24日下午,南开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教学中心MBA教学改革课程中期复盘研讨会在商学院A301召开,商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副院长田莉教授、副院长李凯教授、袁庆宏教授、梁峰副教授、陈琰老师、程成老师,以及各方向课程组负责人及主创团队和专业学位教学中心的老师们出席会议,会议由专业学位教学中心主任袁庆宏教授主持。袁庆宏教授首先介绍了参会的评审专家组成员及各课程方向的负责教师代表,并邀请白长虹院长致辞。

袁庆宏教授

白长虹院长

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白长虹院长在线上进行了致辞。白院长首先感谢了各位老师,从去年不停歇地持续探索,直到这个学期,课程建设已经进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白院长指出,我们对第一轮的18门课进行复盘,同时也要准备新一轮的课程建设。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我们没有停歇,甚至增加了课程建设的新要求。而未来的课程建设与以往常规的建设有很大的不同,课程建设中不再准备疫情结束之后会怎样,而是一开始就要准备如何充分地利用线下教学为主、线上线下多种资源的应用,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也要适应性地调整。学院看到了很多老师在课程建设中做出的超常努力,学院也在积极推进基本的设施设备建设,未来还要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用来支持课程建设、专业方向建设过程中一些全新的变化和要求。

白院长指出,为迎接新一轮的专业学位评估,我们要加快步伐,加紧做出适应新时代需要和整体教育改革需要的高质量课程。同时,结合兄弟院校线上线下教学的经验和学校的疫情防控要求,白院长提出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建设的方向,不断地提升建设的质量,同时要做出一点判断,就是线上线下结合。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快设施设备的建设,另一方面是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特色方向,需要召集人、课程组和每一位老师以全新的技术形式和个性内容,快速结合新行业特性、新产业模式、新的学员等做出更好的建设。

同时,白院长也简要介绍了当前的生源情况和京津双城战略,通过生源结构的调整优化,学员的层次更高了,有很多创业者、管理者的角色。这也给课程建设提出了高要求,挑战还很大。要通过集体的学习,通过分享经验,通过互相的启发,通过跨学科的课程组之间的、课程组内部的协同,达到课程质量的高水平。白院长希望通过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在下一轮MBA专业学位的评估中有新突破,也能够让南开 MBA 的金字招牌、南开专业学位的金字招牌,包括新的专业方向的探索、包括四个专业学位各自的探索和努力能够持久地组合成南开商学院的商科教育,在新时代的格局之下不落伍,做新的领航者、探索者,也形成我们的优势和特色。

梁峰副教授

接下来,专业学位教学中心副主任梁峰副教授就MBA教学改革课程中期评估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梁教授介绍到,MBA教学改革从2021年4月开始,经历了2次推进会,推进时间已经达到了378天,9个职能方向涵盖了38门课程,整体涉及60位授课师资,选课人数达到334人。通过问卷调研和抽样访谈的中期评估,可以发现同学们最关心的三点是教师的投入程度、授课知识的丰富性和理论的前沿性。而本次教学改革中的创新和亮点则体现在了多渠道双师来源、全流程双师教学的双师课堂,场景化案例教学以及多元化教学方式上。经过中期评估和阶段性总结,未来将在授课形式、授课内容、授课案例和互动方式这几个方向上进一步的提升。

随后,优选授课教师代表田莉教授、任星耀教授、王健友副教授、王晶老师分别分享了教学经验。

田莉教授

田莉教授首先回顾了《数字时代的战略管理》这门课程的内容,随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复盘,提出了:战略基础课知识不牢靠,不同教师授课架构有差异;学生认为课程信息量较大,需要消化时间;案例研讨阅读理解化;线上授课的局限性这四点思考。同时也明确了课程后续的改进方向,关于数字时代的战略管理实践发展迅速,需要不断跟踪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的进展;要继续完善案例选取和案例教学环节,以及引入外部嘉宾和实地参访入课堂。

任星耀教授

任星耀教授从课程反馈、课程特色、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考核这几个维度对《数智营销》这门课程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基于课程反馈可以看出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在了课程内容和课堂体验上。而以培养具备系统思维与科学决策能力的数智营销创新人为目标的课程,则体现出了学以致用性、前沿性和系统性的特色。任教授提到本门课程提倡自主学、论中学和干中学,考核以过程和结果并重。

王健友副教授

王健友副教授从三个方面梳理了《薪酬设计与员工激励》课程中坚持的逻辑和路线。首先是注重学生精神品格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塑造,让学生具有很高的精神品质、宏大的视野,拓展其思维的格局和认知的深度,这是课程设计的主导思想。其次,思考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开这门课,学生为什么要学这门课,学生想通过这门课学到什么东西、能学到什么东西这几个问题,这是课程设计的框架和逻辑。最后,王教授提出了自己在理论深浅度把握和案例应用上的思考和探索。

王晶老师

王晶老师分享了《新产品开发与管理》课程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建设流程。课前阶段首先要确定包含方向、路径、技术、工具在内的课程内容,整合校内校外的授课师资,以及进行需求调研。随后王老师介绍了课堂讲授、案例研讨、情景模拟、软件实操、考核方式等线上授课过程中的挑战和应对,以及课后的工作坊和未来持续改进的思考。

接下来,服务与营销方向的许晖教授,财务与会计方向的王永进教授、张涵老师、张苏老师,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方向的袁庆宏教授,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的王谦副教授,新产品开发与运营管理方向的梁峰副教授,大数据与信息管理方向的樊振佳副教授,信息安全管理方向的徐曼副教授,创新与创业方向的薛红志副教授分别就本组课程进行了阶段复盘总结。

陈琰老师

在与会嘉宾自由研讨的环节,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陈琰老师表示听到各位老师对专业学位课程改革花了如此大的心血和时间精力,非常激动。能看到教学改革从投入度、整体项目设计的安排程度、每一门课程的创新角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们的教学体系是在坚定不移的、稳定的、持续的向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特别感谢所有老师做出的贡献。

白长虹院长

最后,白长虹院长在听了课程组的建设情况后,提出了两件比较紧迫的事情:一个是每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在主题方向、跨课程组的一些共同问题上,需要系统性的设计,更进一步强化系统的优化,需要协同的力量;第二个就是课程怎么进行创新和提高。

协同的力量一方面要靠教学中心扩展具体的功能,未来要强化中心对学员的跟踪分析,无论是未来的新课还是整体的教学,都要加强学员的分析、课程的反馈。另外,如果几门课程能共同走进一个代表性的企业,会给双方都带来好处,课程之间同学们能加强协同,多学科来回应企业的实际问题。同时,中心未来在建设上,需要对一些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有计划的组织培训和推广。还要优化岗位和工作上的布置和布局,强化协同的服务、协同的能力,把基本的协同建设、基础建设做好。协同的力量另一方面是课程组,包括课程组内部的统一性、标准的引导、理论的深度以及不同课程之间进一步的组合。

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的创新突破、提升质量。穷则思变,我们可以不走老路,比如创新创业方向,我们要突破资源局限,解决包括如何整合外部企业的老师资源等难题,在教学方式上和内容上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创新。

另外,课程的协同还包含理论深入和教学内容的独特性等,独特性特别强调了每个学校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需要课程组,甚至跨课程组广泛地做一些组织,识别最新的科研成果有哪些能够进入课堂,既体现我们的超前性、探索性,也实现我们南开教育项目的独特价值。

会议合影

编辑|李思琦

审核 | 袁庆宏 梁峰 陈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