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南开大旗要飘扬在戈壁之上 专访南开大学MBA戈十七公能战队A队队长李晓松
来源:MBA中心    作者:
时间: 2023-04-27     阅读: 27

队长档案:

李晓松 ,南开大学2018级MBA

职业:外企运营管理 

爱好:健身+跑步。2023年是晓松跑步第五个年头,平均月跑量200公里左右。

队长晓松

李晓松给记者的印象是,眼神坚定,心态平和,话语掷地有声。采访中晓松话不多,每句话都力度十足,果敢笃定。

2023年是南开MBA首次全建制组队参加戈壁挑战赛,首次参赛的意义非同寻常,晓松说,做为南开MBA首次参加戈赛的队长,要保证队员安全完赛的前提下取得好成绩。

从集结到训练,再到漫长的延赛,南开MBA首次出征戈壁的意义与重走玄奘之路的主题不尽相同。一场关于团队荣誉、使命达成、重塑自我的4天超120公里的跋涉,将在五一敦煌戈壁徐徐展开。

从团队组建、人员招募、物资筹备到研判赛事特点,组织训练。事无巨细,事必亲躬。细微中见功力,用心处皆完美。晓松用身体力行来践行南开MBA人言必诺,行必果的精神。

Q&A

1、如何理解戈赛精神,想对第一次参赛的队员们说什么?

关于戈赛精神,我理解的关键词是,理想、行动、坚持、超越,重塑自我。这几个关键词,其实也是备战戈赛甚至任何一场长距离比赛的重点,制定目标,坚持行动,超越期初的自我,最后重塑新的自己。哪怕只是进步一点点,收获一点点,也是人生路上难得的成长。

戈17的比赛,对于南开MBA全组别参赛是第一次,对于很多队员坚持跑步甚至都是第一次,经过备赛坚持、参赛的洗礼,戈赛之后一定会成为每个人美好的回忆。

这个团队,一定会开启美好的后戈赛戈友时光。我们一起加油。

2、这次戈赛的期待,包括团队和自己

对于团队,一起出发,一起到达,期待能够全员安全完赛,夺得团队奖-沙克尔顿奖。团队的目标就是我自己的目标。

3、做为南开人的你,南开体育你如何理解,为什么会一次次地带队参加赛。

南开人始终遵循张伯苓老校长 “以体育人” 的教育思想,商学院更是践行激发学生勇于拼搏、遵守规则、善于合作、超越梦想的体育精神。近几年MBA入学导向中增加户外越野拉练,就是南开体育精神知行合一的体现。

关于带队参赛,首先是学校领导的信任,同时自己也是运动小白起步,希望把自己的经验传承下去,为团队从无到有,从弱变强,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跑者晓松

晓松很喜欢跑者这个词(跑步爱好者)。从接触跑步到六个月坚持,全马跑进3小时30分钟的成绩,晓松说自己不是一个跑量追求者,只是善于分析自己,善于分析跑步的跑者。找方法、不盲从、会借鉴,是晓松喜欢有挑战性跑步并能高效达成背后的信心。

Q&A

1、如何喜欢上跑步的,第一次跑步的记忆是什么?

18年7月上MBA开始跑步,当时是看到中心官网上一张沙漠的照片,为了备战亚沙开始跑步训练的。第一次跑步没有太深印象了,第一次长距离印象深刻,那是跑步两个月之后,备战首马,跑30公里长距离,25公里之后撞墙的感觉至今难忘。撞墙的感觉就是抬不起腿,极其不想跑,感受到痛苦,非常想溜达。马拉松27-32公里左右,过32-35公里会扛过去。

2、跑马拉松的最好成绩是什么,跑完马的感受如何?

很久没跑马了,上一次全马22年4月,3‘15’16。现在跑马没有太多感觉,18年9月份首马跑完感觉挺累的,但是很有成就感,因为达到了破四的目标,3‘54’10。

3、戈赛之类的团队赛和个人赛你认为有何不同?在极限环境中的思索有哪些?

团队赛经历带来的思考还是挺多的。首先,将商学院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仅仅在工作中能用到。比如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甚至运筹学等。特别是漫长的备战过程,如何激励,始终让大家保持斗志和训练状态?比赛中如何制定战略、战术?如何执行以及应变突发状况?这些都是团队赛的挑战。

其次,团队赛有着独特的魅力。 “one team   together” 我很喜欢这个口号。团队分工、协作、群策群力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经历千辛万苦,达到既定目标,这是最让人受鼓舞和有成就感的。

最后,关于取舍。团队赛最难也是最不愿面对的就是取舍问题,每个备战的小伙伴都很优秀,最后定队伍结构的时候,会出现了选择的难题。难但又必须要做,这也是队长责任的一部分。

个人赛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自己和自己对话,找到自己的节奏,调节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去适应孤独,克服疲惫,按照自己的目标完赛就好。

极限环境中,特别是长距离,你的思维会跳跃很大,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叹古人的建筑智慧,也会感慨一下过往的人生,骂骂组委会赛道的变态设计等等。

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赛,初心最重要。大家一起开心的做成一件事儿,结识一群靠谱的兄弟姐妹,再多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4、最长一次跑步的记忆是什么?有没有碰到深刻记忆的越野跑中的危险?

最长一次跑步的记忆应该是首个百公里,山海关长城,跑在风化的长城上,脚下踩着古老的碎石,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很有冲击性。

越野跑迷人的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就是危险,也可以说惊险。我记得去年崇礼GTC,下雨的晚上走野长城,脚下一滑直接摔到,旁边50公分就是悬崖,还好当时反应及时,无大碍。当然在越野跑中摔跤非常非常正常,如何摔确实是门学问。

相比下雨摔倒,迷路更可怕。比赛中,跑到凌晨一两点迷路,会特别焦急,坐标辨识不清,也没有指示牌,那个时刻非常绝望。遇到迷路的时候不要慌(如果光线好可以拿手机先发个短视频),首先要让自己恢复平静,冷静后看轨迹原路返回,直到找到路标,或等待后面跑过来的人,大家一起走。

越野跑中还会有运动途中的劳损,比如肌肉拉伤,肌肉疲劳。长距离后加上恶劣天气,肌肉会加速疲劳,更容易受伤。我记得有一次摔倒后,比目鱼肌肉拉伤,下坡每走一步可谓煎熬,从来没有如此渴望上坡过,可以说忍者剧痛,挪完最后30公里比赛。痛并快乐着。

5、相比越野极限跑的痛感,什么让你能坚持一次次的跑完不一样的越野赛?

从跑马到越野的转变,是从PB到乐趣的转变。跑山超过百公里的极限跑可以看到大自然的风景,看到景区外的风景,从风化的长城到细雨绵绵的青城山,从高山草甸到古镇的一步一景,自然瑰丽尽收眼底。长距离的奔跑能够磨炼一种冷静独处的分析能力,让我能够克服恐惧、孤独,困意。在别人看上去的煎熬,在我自己看来很享受。

6、168挑战赛的参与内心是什么?跑步24小时的内驱力在哪?

从入坑越野赛开始,21公里35公里,到百公里,每一个进阶都是一个挑战,当完成一个既定目标之后,我就会有新目标产生,就这样一直到挑战168公里。

跑步的内驱力主要是喜欢,喜欢极限耐力那种起点的鸡血、途中的兴奋、后半程的疲惫以及身体突破极限瓶颈后重新焕发动力的感觉。

同时,长距离比赛中,会面对各种不缺性因素,恶劣天气、肠胃问题、突发的伤痛、如何补给以及休息,都需要随机应变。最好的计划就是随时变化,这在极限运动中最合适不过了。当克服所有不确定性到达终点时,那种满足感强烈而让我又回味十足。

智行者晓松

Q&A

1、关于跑步的重复,摆臂和抬腿的叠加,这样的机械运动,给你怎样的跑步思索?

我始终在为了一个目标努力,为长远目标努力。跑看似同一条线路,用不同训练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在路上尽量调整自己,让路上的自己不感觉枯燥。重复中寻找不一样的,乐趣也好,差异也罢,长远路上的一小步积累起人生的每一个次跨越。

2、从孤独的马拉松跑者到团队队长,对你来说的改变有哪些?

首先,要适应团队氛围,每个人都有强烈的个性,我在学着与别人相处。团队需要凝结有个性的人朝着共同目标努力。比如我的个性强,但往往是对事不对人的状态,说话方式有时让人难以接受,当同学和朋友们给我反馈后,对我来说是性格上的巨大提升,换个表达方式往往更平和并达到同样的目的。

其次,要相信团队潜力。个人赛相信自己,带团队更相信自己的小伙伴,相信1+1>2。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做计划、合理规划时间安排、相信能团队能无伤完赛,这是基础也是第一次参加戈赛的完赛保障。

最后,关于包容和忍耐。商学院每个人都是精英,一个精英团队正是有了包容、忍耐、求同存异才能体现出精英个体的团队价值。借此机会再次感谢戈队的兄弟姐妹一路包容和对我的信任。感谢每一个团队成员、领队、副领队及学校的大力支持。

采访的最后,晓松说话有些哽咽,他告诉了记者此刻的内心真实的感受,2023年南开大学商学院在戈赛实现MBA队伍参赛的从零到一,尤其是第一次ABC三支队伍成建制建队参赛。做队长的使命感特别强烈,晓松笑着说,别人是上商商学院学管理,自己不仅学到了管理还上了体校,每次比赛都带着南开的旗帜参加比赛,脚步所达之处都要留下南开的印记。戈赛是个新的开始,晓松坚定的说,南开的大旗定要飘扬在戈壁之上。


记者:邢志勇